科學普及簡稱科普,科教設備定做,又稱大眾科學或者普及科學,是指利用各種傳媒以淺顯的、讓公眾易于理解、接受和參與的方式向普通大眾介紹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知識、推廣科學技術的應用、倡導科學方法、傳播科學思想、弘揚科學精神的活動。
概論從科學社會學的角度看,科學普及是一種廣泛的社會現(xiàn)象,必然有其自身的“增長點”。科學普及的生長點就在自然與人、科學與社會的交叉點上。也就是說,科教設備研發(fā),自然科學與人類社會的相互作用生成了科學普及,科技與社會又作為科學普及的“土壤”,哺育著它的生長。而科技進步和社會發(fā)展,則為科學普及不斷提供新的生長點,使科普工作具有鮮活的生命力和濃厚的社會性、時代性。形象地說,科學普及是以時代為背景,以社會為舞臺,以人為主角,以科技為內容,面向廣大公眾的一臺“現(xiàn)代文明戲”,在這個舞臺上是沒有傳統(tǒng)保留節(jié)目的。
你聽說過煤礦里的火災嗎?那景象是萬分可怕的。濃黑色的煙霧籠罩著大地。巖石給燒裂了,火舌從地底下伸出來,好像要舔光地面上的一切。
整個的煤層燃燒起來了。過去,人們很難把這地底下的火焰熄滅,只有讓它成年累月地燃燒。白天,濃煙把太陽遮得暗淡無色;夜晚,火光把天空映得通紅。
俄國的化學家門捷列夫(1834—1907)有一回看到了這樣的火災。他忽然想到一件事兒。是熄滅火災的方法嗎?不是的。他不主張熄滅這地底下的火焰,而是要控制它,利用它。
勾股定理
430*430*150
中大件:600*800*1400 底座規(guī)格:600*800*750
為了證明“勾股定理”,設計了一個直角三角形,以每個邊的長度做成一個正方形的容器,它們的厚度是相等的。將每個三角形所組成的三個容器安裝在一個圓盤上。觀眾通過翻轉三個面上的圓盤,使容器中物體多少的對比發(fā)生變化,從而直觀地理解“勾股定理”。
七巧板
430*430*150
中大件:600*800*1400 底座規(guī)格:600*800*750
七巧板又稱智慧板, 是漢族民間流傳的智力玩具。它是由唐代的燕幾演變而來的,原為文人的一種室內游戲,科教設備設計,后在民間演變?yōu)槠磮D板玩具。七巧板中有長方形、平行四邊形和三角形。它的數(shù)目不多,卻能拼出很多種圖形,科教設備,如能拼出從0到9的十個數(shù)字,或漢語拼音字母,也能拼出幾何圖形、動物、建筑物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