擁有可折疊機翼的殲-15在外形上與俄制蘇-33非常相似,但殲-15融合了殲-11B的技術。在殲-11的基礎上新增鴨翼、配裝2臺大功率發動機,校園科技館科普展品,實現了機翼折疊,全新設計了增升裝置、起落裝置和攔阻鉤等系統,校園科技館設計制作,使得飛機在保持優良的作戰使用性能條件下, 實現了著艦要求的飛行特性。
2009年8月31日,殲-15首飛成功。2012年11月23日殲-15降落在遼寧號航空母艦甲板上,由飛行員戴明盟首降成功。
預警機
預警機即空中指揮預警飛機(Air Early Warning,AEW),是指擁有整套遠程警戒雷達系統,用于搜索、監視空中或海上目標,校園科技館設計,指揮并可引導己方飛機執行作戰任務的飛機。主要由航空母艦艦載預警飛機和偵察衛星等組成,校園科技館,通常以電子偵察設備等發現敵目標,迅速將情報信息傳送給航空母艦指揮控制中心,由其指揮艦載武d器實施攻擊。早在20世紀60年代末,出于國土防空的需要,中國就已經用圖轟炸機的機身改裝過一架預警機,并命名為空警-1號。目前我國預警機有“空警-200”和“空警-2000”。2005年1月14日,“空警-200”完成了第d一次試飛。“空警-2000”預警機的服役填補了解放軍從前沒有裝備預警機的空白,其先進的雷達技術,也令全世界震驚。